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147個城市28個縣已累計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5公里。而蘭格鋼鐵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住建部2017年計劃將新開工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事實上,國務院早在2013年9月就明確要求“全面推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然而,根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建成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總長度僅為75.41公里。
中冶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開發(fā)建設在與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主流商業(yè)模式的結合中,呈現出“投資巨大、成本高昂、回收期長及設計壽命期許高”等特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各地政府的決心和全面跟進。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于城市地下管線種類繁多,且涉及管線單位眾多,各自訴求不同,因此如何在推進過程中協調好各管線單位的訴求和利益,難度也不小。
不過,在融資模式創(chuàng)新、建設成本逐漸下降以及國務院的不斷推進下,地下管廊建設有望駛入“快車道”。其中,東三省、西南地區(qū)及剛設立的雄安新區(qū)等將成為地下管廊建設的密集地區(qū)。
雄安管廊投資或上千億
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管線綜合體”,被稱作城市的“血管”和“神經”,擔負著輸送介質、能量和傳輸信息的功能,是城市的“生命線”。
繼國務院2013年對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提出要求后,住建部2014年10月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在36個大中城市啟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又印發(fā)了《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還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進一步推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在國務院的持續(xù)推動下,各地方開始高度重視地下管網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強調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是城市的“里子”,需要著力補上地下管網等城市基礎設施“短板”。
根據文章開頭數據,2016~2017年,地下綜合管廊新開工項目總長度有望超過4000公里。目前,多省市已主動積極出臺相關規(guī)劃,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正加速推進。
恒豐銀行研究院商業(yè)研究中心負責人吳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以來,補民生和基建短板推進,也帶動了地下管廊建設項目的提速,其中2016年的《意見》,明確了相關目標和任務。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我國東三省和西南地區(qū)將成為地下管廊建設的密集地區(qū),目前兩區(qū)域新開工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合計占到全國新開工總量的34.8%。另一塊不容忽視的區(qū)域就是剛成立滿一個月的雄安新區(qū)。
東北證券認為,相比其他城市,雄安新區(qū)從無到有,沒有歷史包袱,鋪設地下管廊的成本更低、阻力更小。此外,雄安三縣環(huán)繞白洋淀,區(qū)域內水資源豐富,本身對地下管廊就有較大需求;此外,作為“千年大計”,雄安將建成綠色智慧、生態(tài)優(yōu)美、產業(yè)高端、服務優(yōu)質、交通快捷的新型城市,開展地下管廊建設具有極高的確定性。東北證券測算,雄安新區(qū)遠期地下管廊投資甚至可達千億級。
如何解決“75.41公里”的尷尬
作為國務院持續(xù)推進的項目,地下管廊的建設難度不小。
根據住建部2014年提出的要求,城市新區(qū)、各類園區(qū)、成片開發(fā)區(qū)或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qū)要結合地鐵建設、河道治理、道路整治、舊城更新、棚戶區(qū)改造等,逐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然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程進度緩慢,效果并不顯著。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建成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總長度僅為75.41公里。
在實際規(guī)劃建設中,由于城市管線種類10余種,涉及管線單位20多家,政出多門,如何建?如何管?相關企業(yè)或從安全性、技術性考慮,或從本企業(yè)利益出發(fā),均有不同訴求。
不過,王國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地下管網這樣的涉及多個主管單位的市政類工程,須由政府整體推進才能見效,因此在國務院指導意見發(fā)布后,效果開始逐步顯現,各地地下管網建設呈現比較好的增長態(tài)勢。”
巨大的建設投資和高昂的運營管理成本,也是制約綜合管廊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相關資料后發(fā)現,與傳統管線鋪設方式相比,地下綜合管廊的前期一次性建設費用比傳統直埋形式的建設成本高出近一倍。據住建部測算,使用壽命為50年及100年的地下綜合管廊,每公里建設運行成本分別為1.6億元及2億元。
上述中冶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于地下綜合管廊投資巨大、成本高昂、回收期長及設計壽命期許高,相當一部分地方政府因總體財力的捉襟見肘,在開發(fā)建設上呈現出“想上”而又“上不起”的矛盾與糾結心態(tài)。
前些年銀行也普遍以傳統信貸形式來支持地下管廊項目的建設,不過,“由于這種項目投資大、回收期長,回報率也不高,因此在銀行的信貸體系中相對不受重視。”吳琦說。
不過,有PPP領域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通過PPP模式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運營,將成為解決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中長期投資的重要途徑和來源。
根據光大證券測算,在2016年,PPP項目數量和落地率不斷提升。其中投資額居前的貴州、山東、四川、河北四省的管廊投資額924 億元,約占四省PPP 項目總投資的2.2%。
PPP是一個主要發(fā)力點,但從落地情況來看,PPP在管廊項目建設中的投資占比并不高。吳琦表示,還是要創(chuàng)新業(yè)務模式,可以考慮投貸聯動或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據我了解,興業(yè)、民生等一些股份銀行正在做這方面的探索。”
隨著建設的不斷推進,一些企業(yè)也已在降低成本上有不少心得。上述中冶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集團新研發(fā)的鋼制波紋管綜合管廊在成本和壽命兩要素上的優(yōu)勢。
化解鋼鐵過剩產能
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好處不少,不僅能避免城市長期存在的“馬路拉鏈”現象,對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也具有積極意義。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鋼鐵產能已達12.5億噸,而國內需求僅為6.5億噸。而據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統計測算,目前建設1公里管廊約需5500噸左右的鋼材,按照2017年全國將新開工地下綜合管廊建設2025公里計算,將拉動鋼材消費約1114萬噸。其中,東三省新開工地下綜合管廊建設304.8公里,預計拉動鋼材消費167.6萬噸;西南云貴川三省新開工項目將達到400公里,拉動鋼材消費220萬噸。
中冶集團提供的一組數據則顯示,按當前一般城市綜合管廊設計布局,如采用鋼制波紋管綜合管廊,每公里消耗鋼材近4000噸,以一般城市初期規(guī)劃不低于50公里作為參考數據,僅廊體建設鋼材消耗量約20萬噸。這一數據對于地方政府特別是化解鋼鐵產能壓力巨大的地方政府,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可視為經濟結構調整中的一大利好。
中冶管廊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冶京誠副總裁郝勇兵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綜合管廊近2年才被大家廣泛認識,如果需要追趕其他先進國家,首先從法律法規(guī)上,我們還需要完善立法;第二在于城市規(guī)劃理念要彌補差距,包括城市管理者需要充分轉變管理理念,以及設計理念上要跟得上發(fā)展趨勢;第三是建設差距,地下結構的施工,我們的建設工程質量與國外也有一定差別;最后是運營維護,要把這個起步較晚的短板環(huán)節(jié)補齊。
?
Copyright (c) 2025 www.bai5t2.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奧沃冶金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津ICP備11000233號-2
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247
電話:022-24410619 傳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